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產品中心
新聞中心
技術文章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熱門搜索:
摩方精密3D打印
2微米高精度微納3D打印系統
microArch S240A10μm高精度微納3D打印
器官芯片3d打印
nanoArch P14010μm精度微納3D打印系統
nanoArch S1302μm精度微納3D打印系統
nanoArch S14010μm精度微納3D打印系統
微納陶瓷3D打印
科研3D打印機
nanoArch P15025μm高精密3D打印系統
微流控芯片3D打印
3D打印微針
精密連接器3D打印
nanoArch S1403d打印精密醫療內窺鏡
10微米高精度微納3D打印系統
光固化3D打印
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
首頁
技術文章
用一片“樹葉”,發了一篇一區TOP論文!
用一片“樹葉”,發了一篇一區TOP論文!
更新時間:2025-05-22
點擊次數:253
跨介質航行器具備在水下(面)和空中作業的能力,然而這類航行器在作業時不得不面臨水的阻力和粘附問題。以水陸兩棲飛機為例,當它在水面滑行時,流體阻力會嚴重限制其滑行速度;當飛機脫離水面時,水粘附在底部又形成極大的拖拽力,導致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難以進一步提升。因此,減小飛機在滑行過程中的流體阻力和脫離過程中的水粘附是進一步增加兩棲飛機起飛效率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超疏水技術為上述挑戰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其表面微納結構與低表面能相結合,使液體穩定地停留在微結構的頂部,形成低固—液接觸的Cassie-Baxter潤濕狀態,從而顯著降低水的阻力和粘附力。然而,超疏水表面在深水和流體沖擊條件下難以維持其超疏水性,僅能承受0.03-2.3m的靜水壓力,一旦失去超疏水性,其減阻和低粘附性能都將丟失。
針對上述問題,
電子科技大學
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王德輝教授團隊觀察到水生植物大薸的葉片具有優異的超疏水性
,并展現出較好的抗水壓能力和低的固—液粘附,這一特性歸因于葉片絨毛狀微結構的自適應形變及其表面特別的內凹幾何特征。在水壓作用下,這些微結構會發生形變,通過增加固—液接觸面積來提升抗水壓能力;而內凹特征提高了微結構表面的臨界抗刺穿壓力,確保其在高水壓下進入形變抗壓模式。同時,內凹幾何特征提高了微結構的形變閾值,可促進高模量微結構形變響應,有利于形變后的氣層恢復,使固—液粘附力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基于上述原理,
研究團隊發展了仿生自適應超疏水表面的設計策略,
其抗水壓性能提高了約183%,受壓后的粘附力降低了約80%。
該項研究成果以
“Superhydrophobicity with Self-Adaptive Water Pressure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of Pistia stratiotes Leaf"
為
題發表
在國際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
上。2022級博士研究生邵慧娟為論文第一作者,鄧旭教授和王德輝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電子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
該超疏水表面結構是由摩方精密nanoArch
®
S140 (精度:10μm)3D打印系統打印模具后經兩次PDMS翻模制備而成。
這種自適應超疏水材料為進一步提升兩棲飛機以及其他跨介質航行器的作業性能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
圖1. 植物葉片表面優異的疏水和抗水壓性能。
圖2. 凹角結構
與變形機制的協同作用。
圖3. 仿生自適應超疏水材料的應用探究。
上一條
590MHz帶寬+超90%輻射效率!北大深研院光固化微波陶瓷新突破
下一條
熱效率近100%!新型多孔超表面蒸發器
在線客服
電話咨詢
服務熱線:
15261868162
在線咨詢
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