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Product Center3D打印微針
品牌 | 摩方精密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食品/農產品,生物產業,電子/電池,制藥/生物制藥 |
---|---|---|---|
光學精度 | 2-25μm | 打印材料 | 光敏樹脂,水凝膠 |
光源 | UVLED(405nm) |
隨著“無針注射"理念的興起,微針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經皮給藥手段,在藥物遞送和生物治療等領域迅速崛起。然而,實現“精準給藥"的理想狀態,必須建立在微針結構的高精度、可控釋放和組織兼容性基礎之上。近年來,微納3D打印技術正在為微針制造注入“高精度控制"的新動能。
一、透皮給藥:3D打印微針的精準化挑戰
傳統口服或注射方式存在:藥物在消化系統中被部分代謝,生物利用度低;注射方式侵入性強,存在疼痛、依從性差等問題;難以實現局部靶向與時間控制。
微針技術則可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前提下穿透角質層,將藥物釋放到皮下組織中,但其真正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針結構的制造精度和功能設計。
二、3D打印微針在“結構-功能"一體化上的優勢
1. 高分辨率定制化“精準形貌"
利用摩方精密微納3D打印系統,可實現錐形、金字塔形、空心、凹槽型等多樣化結構,為不同藥物分子提供優良釋放路徑。例如,空心微針可實現液體藥物的瞬時注入,凹槽微針可嵌入緩釋材料,實現長效給藥。
2. 針體深度與密度精確可控
不同疾病部位的皮膚厚度與組織結構差異明顯,只有通過微納3D打印技術實現針長(幾十微米至上百微米)、密度(幾十到幾百根/cm2)的精確調控,才能實現穩定的穿刺深度與劑量控制。
3. 多元材料兼容
摩方精密憑借創新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技術平臺,構建起從設備、材料、加工工藝的完整解決方案,可實現從2μm至25μm級別的復雜三維結構打印。在材料生態層面,開發了功能樹脂、生物應用樹脂、工程應用樹脂、陶瓷漿料、高精度生物墨水等多元材料體系。工程應用樹脂中,犧牲樹脂具備可溶性特性,可與注塑工藝結合,為PDMS、LCP、POM等工業級塑料件提供成型路徑。
四、微納3D打印微針科研應用案例
1、植入式微針激活免疫,預防術后三陰性乳腺癌復發與轉移
安徽醫科大學錢海生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查正寶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小華博士,通過摩方精密2微米設備nanoArch S130加工模具后經PDMS翻模制備而成復雜微針結構。
2、創新微針系統:氫氣療法助力術后鎮痛與傷口愈合
武漢大學藥學院黎威教授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彭勉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光熱微針系統,通過持續釋放H2來緩解術后疼痛,并促進傷口愈合,為個性化鎮痛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該微針貼片(HA-PP MN patch)是利用摩方精密microArch® S240 (精度:10 μm)3D打印設備加工模具后經PDMS翻模制備而成。
五、GelMA水凝膠的應用:實現定制化與緩釋結合
為了在透皮給藥中實現更高程度的精準性與可控性,功能型水凝膠材料成為重要研究方向,其中GelMA因其優勢被廣泛關注。
GelMA具有可調機械強度與水凝膠網絡結構,通過改變其交聯度、濃度或與納米材料復配,可以精準控制微針的穿刺性能和藥物釋放速度。摩方精密支持高精度GelMA打印,可實現最小打印精度突破≤5微米,且經載活細胞打印培養測試,展現出優異的細胞增殖效果。
微納3D打印技術,以其結構設計的自由度、制造過程的可控性與高分辨率成型能力,正在推動透皮給藥向確切精準轉變。摩方精密在該領域的探索,不僅為科研人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工具平臺,也為臨床醫藥產品開發開辟了高速通道。隨著個體化醫療的需求上升,基于3D打印的高精度微針將為精準給藥提供核心研發動能。